各二级学院:
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拓展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全区高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桂教办[2023] 661号)精神,由教务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2023年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思政课教师
二、活动时间
2023年9月至2023年10月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主题
本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突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这一历史和实践背景,带领大学生走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微电影创作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学生视角、艺术手法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二)作品要求
1.作品题材:可涵盖本专科各门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知识点,重点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影响变化,揭示党的理论创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视频类型:第一类是学生讲解类,如学生讲解课程中某一知识点、学生自主案例展示等。第二类是师生互动类,如就课程内容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三类是自由创作类,如用表演情景剧或动漫设计等方式表达课程内容或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期待。第一类和第二类视频建议创作竖屏作品,时长180秒以内,大小不超过200M;第三类视频建议创作横屏作品,时长15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1G,并剪辑为数个180秒以内的小视频,每个小视频内容要素完整,具备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
3.创作手法:微电影主角应是学生,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呈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出镜的学生必须是在读的大学生,出镜教师必须是思政课教师,不能是只有教师出镜的微课展示。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技术手段选用恰当。选用影视作品或音乐、图片以及自拍素材,应符合国家相关版权法律法规,并注明素材来源,一般不选用地图类素材。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应加注人物介绍。视频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4.署名要求:在传统的以视频生产岗位不同分工署名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主创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署名。学生主创团队排在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团队)如果是多人,排在第一的默认为首席指导教师。视频中学生主创团体和指导教师(团队)名单,应与作品报送时名单一致。在所有后续流程中,学生主创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名单均以视频中的名单为准,不能更改。
(三)活动评比安排
1.初赛(9月18日至9月30日)各参加活动的学生团队在9月22日前将微电影构思、创意或剧本以WORD文档交任课思政老师,9月下旬完成拍摄录制等后期工作提交作品成果。由指导教师(团队)把好活动成果的政治关、内容关、格调品味关。每个首席指导教师从所指导作品中筛选出最多3部作品参加决赛。
2.决赛(10月1日至10月7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和教务处有关老师组成评审组,进行公平公正评选,并公布活动结果。
四、奖项设置
本活动奖项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决赛作品总数的10%、20%、 40% (四舍五入取整数)。本活动奖项成绩作为选拔全区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竞赛的重要依据,并将学生在主题教育中参与和获奖情况,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奖评优等。
未尽事宜,请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思政课老师联系。
附件:1.微电影制作技术要求
2.“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区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报名表
3.“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区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推荐作品汇总表案
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2023年9月19日